一、昼夜奋战,搭建网络直播平台
网络教学研究室接到因疫情防控需要提前开通网络在线课程直播任务后,主动放弃休息,大年初二就开始工作。在电教馆领导的安排下,第一时间与内蒙有线电视集团、包头移动、联通等运营商联系,建立课程传输渠道,白天调设备,晚上测试软件的稳定性,经过6天的奋战,为全市10万名学生搭建起了“同频互动课堂”和“名师视界”直播平台。在包头的天空中织就了一张无形而又美丽的网。通过这张网将知识传输到千家万户,滋润了每一位学子的心田。
二、技术支持,全力守护“空中课堂”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有的工作节奏,原来只需要2月1日起进行“名师视界”的直播,需按照市教育局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的要求紧急调整。在馆领导的支持下网络教学研究室立即与市教研中心联系,为高三的“同频互动课堂”提供技术支持,拓展接通新的频道,并由专人负责频道技术保障。在馆长刘军的带领下,网络教学研究室的同志和电教馆的同志们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安装、调试机器,培训教师安装插件、熟悉平台功能。大年初五,首批教师进行使用咨询与培训;初六,全市第一个“同频互动课堂”在包头一中顺利开通,组织各学校高中教研主任、年级组长、管理员85人召开线上培训会;初七,面向全市高三任课教师召开多达750人的线上网络授课培训会。截至目前共计培训教师6800余人,教师线上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所有参与者都是“空中课堂”最美丽的守护者。
三、全馆齐心,助力全市“停课不停学”
开播以来,网络教学研究室和电教馆的同志们夜间从不敢关机,随时准备回答提问,“不敢睡”几乎成为馆内每一位教师的工作习惯。为了确保录制课程的质量,制作了名师视界视频技术要求,从视频的格式、声音、及ppt的呈现等方面为教师们提供参考。为老师们统一购买了录制软件,并制作了录制软件使用说明及录课流程,确保每一位老师都能以正确的方法使用软件、以最好的效果呈现出他们的课程。为了保证录课的顺利进行,通过微信为200多位老师一一发放了软件的账户和密码。对老师们在群里的提问总是第一时间不厌其烦的回复大家,耐心细致的一对一进行远程连线指导。在审核课程中,严格把关视频质量,遇到不符合技术规范课程,耐心与老师们沟通,指正出视频问题,帮助老师对视频进行后期剪辑。同时在包头教育云平台开办了名师视界工作室,把每天直播的课程及老师的学案上传到平台供师生学习。每天不到7点,大家全部来到位于包头市教育局的包头市教育城域网数据处理中心机房,跟随紧张的直播调试工作同时开始,覆盖初中、高中和小学四个年级的“名师视界”直播课堂开课。就在这样紧张高强度的工作岗位上,大家一直坚守了70个昼夜,使得“名师视界”直播课堂达到了预期效果,收到来自上级领导与社会各方的赞誉。
抗击疫情中,包头教育信息化人勇挑重担、快速响应、团结一致,联通了教师与每一位学子,把学生课堂从学校“搬”回了家,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信息化人应有的贡献,更彰显了包头教育信息化人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的勇气和力度。